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人物 >
警察叶奎川:出 手
www.cdxd.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8-29 15:26:11 】 【 来源:成都新都公安

  夏季的成都,燥热的暑气推动着往来的行人。傍晚时分,新都区正因社区夜市人头攒动。

  

  市民张女士站在路旁,手中拿着刚购买的小吃。身旁一男子快速擦身而过,手臂一震,手指一勾,便欲离开现场。突然,一声喝令在张女士身后响起。

  

  “拿出来!”张女士怔住,回头一瞥。

  

  只见一大哥已大步上前将男子反手擒住,自己原本揣在裤袋中的手机已被大哥从男子手中夺下。

  

  事后,缓过神的张女士才得知,和自己擦身而过的男子是一名扒手,瞬间已将张女士的手机收入囊中;这位“见义勇为”的热心大哥,是成都新都公安特巡警大队便衣中队的民警叶奎川。

  

  当扒手游荡于角落里寻找“猎物”时,已被背后的一双双眼睛牢牢盯住,叶奎川和他的战友们,就是那一双双眼睛。

  

  网上有则段子说,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家煎饼摊是便衣警察开的。玩笑归玩笑,但对于叶奎川和战友们来说,融入身边环境在工作开展中至关重要,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是便衣警察的必修课。


20250829152559.jpg

  

  许多时候,嫌疑人会选择偏僻狭窄的小巷子,既方便藏匿也方便逃脱。这样的抓捕环境,驾车进不去,人员直接近身容易暴露。

  

  这时,化身“外卖员”就会成为叶奎川和战友的常用“皮肤”。利用“外卖员”的身份做伪装,可极大降低嫌疑人的警惕,且能在其伺机作案时,迅速对嫌疑人开展近身抓捕。

  

  在公交车站、旅游景区、大型商超,从人群中那些可疑的小动作和眼神交流中,等待一个时机。

  

  但有时候,瞅准时机了,却依旧不能轻易下手。街面的故事,瞬息万变。出手早了,容易让嫌疑人“醒”;出手晚了,可能面临一场身处险境的激烈反抗。

  

  2025年初,经过工作,他们锁定了一个盗窃团伙,经过小半月的驻点蹲守和线索收集,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刻。

  

  但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远远超出了叶奎川的预料。

  

  为了方便及时脱身,嫌疑人故意将车辆停放在空旷路段,并在车内远程指挥盗窃团伙成员在周边伺机作案,一旦有车辆靠近,嫌疑人便会开车转移。就在叶奎川带领的队员慢慢靠近嫌疑车辆时,嫌疑人迅速驾车转移,眼看即将逃离,旁边车上的队员按捺不住准备跳车冲上前控制,却被叶奎川迅速制止。

  

  队员接收到叶奎川的“信号”后迅速冷静下来,按原定计划向嫌疑人车辆靠近。走投无路下,嫌疑人铤而走险试图驾车逃跑,在多警种的协同配合下,最终将嫌疑人悉数抓获。

  

  “幸好那天川哥把我拦下,不然冲上去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事后,队员依旧对抓捕过程心有余悸。

  

  20多岁,最不缺的就是一股冲劲,没人比叶奎川更懂这股冲劲带来的风险与热爱。刚入警的那几年,叶奎川也是这样在无数个蹲守的夜晚期待着冲向嫌疑人的这一刻,但很多次都会被师父默默按下。

  

  叶奎川不解,师父却说:“抓捕嫌疑人固然重要,但是你们的安危更重要”。在叶奎川成长为便衣中队中队长之后,他逐渐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希望战友们都能安全归队。

  

  而今,随着智慧公安建设的纵深推进,大数据中心科技加持下的查打协同,街面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赋能提质,街面犯罪的打击也完成了从单兵作战到合成作战、精准打击的转变。

  

  从警17年,反扒13年,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人,街面犯罪数据逐年下降,每一个数字,都是镌刻在他不常穿的警服上的勋章。

  

  如今,叶奎川也即将步入不惑之年。年龄增长的背后,是工作经验的不断沉淀,也在历练中带出更多游走在街头巷尾的犯罪“猎人”。等待“第三只手”伸出的一瞬间,出手制胜。


编辑:雷颖
新都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