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分局府南派出所的户籍窗口前,总能看到一个温暖而干练的身影。43岁的民警唐辉,自2023年11月担任窗口民警以来,用专业与温情在这方寸窗口间书写着为民服务的动人篇章。

翻开她的工作台账,一组数据格外亮眼:2025年以来共办理各类证照11218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凭借这份优异的服务成绩,唐辉被分局评选为“窗口服务能手”。
“双重户籍”麻烦多,耐心服务解忧愁
2023年底,群众李某因双重户籍问题面临工作困境。唐辉接待李某后,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户籍问题,更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稳定。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唐辉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户籍政策文件。她反复查阅相关规定,耐心与多地公安机关沟通协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帮助李某合法合规地解决了双重户籍问题。
2024年2月,李某专程来到派出所,将一面锦旗送到唐辉手中,激动地说:“谢谢你帮了我们全家!”这一刻,唐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窗口虽小,连接的是万家灯火;岗位平凡,承载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送证上门:绿色通道传递温暖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专门到家里面来办理居住证,还给我们送到家里来,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2024年5月,家住石人南路100号的陈爷爷家属来到府南派出所对户籍民辅警道谢。
原来,陈爷爷因办理异地医保急需居住证,但因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不便前往派出所办理。得知这一情况后,唐辉迅速开启“绿色通道”,与同事一起上门为老人拍照办证。
办理过程中,唐辉细心为老人整理衣着,耐心指导拍照姿势,一遍遍调整直到照片符合要求。她还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叮嘱老人保重身体。6月20日,居住证制作完成后,唐辉又特意利用休息时间将证件送到陈爷爷家中。
这一趟“上门服务”,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医保难题,更传递了公安机关的为民情怀。唐辉说:“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奔波取证:为母亲证明“母子情”
2025年4月,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府南派出所办证室,眼神中满是无助。唐辉立即起身,热情地接待了她。
75岁的何婆婆因无法提供亲子关系证明,迟迟不能领取小儿子逝世后的保险赔付金。讲述过程中,老人不时痛哭流涕。唐辉轻轻抚摸着老人的背,递上温水,柔声安慰道:“婆婆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唐辉主动陪同老人到档案室查找户籍底册,然而只找到老人的户口资料,没有她小儿子的相关信息。看着老人失望的眼神,唐辉坚定地说:“您放心,我们还有其他办法。”
在档案室查找无果后,唐辉利用下班时间走访社区、联系相关单位,通过一系列严谨细致的调查,最终为何婆婆完善了证明材料。2025年5月13日,何婆婆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谢意:“谢谢你姑娘,你比我的亲人还要亲!”
服务“八字诀”,细微之处见真章
在日常工作中,唐辉总结提炼出“耐心、高效、便捷、倾听”的服务“八字诀”,这既是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对公安服务的深刻理解。
“耐心”让她总能平和化解矛盾,“高效”源于对业务的精通,“便捷”体现在对服务流程的不断优化,“倾听”则让她能真正理解群众需求。2025年三季度,她在做好窗口服务的同时,还凭借敏锐观察,为查处违法人员提供了2条重要线索。百日攻坚战期间,她主动深入社区开展“流动政务服务”,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每一个来到窗口的群众,都是带着需求和期盼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专业和真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唐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如今,唐辉依然每天早早来到岗位,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办事群众。在这个平凡的窗口岗位上,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刻内涵,用真情搭建起一座坚实的警民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