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文殊院,静静伫立,见证着成都悠悠岁月,氤氲出独属于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古老的文殊坊街区近年来不断发展扩建,焕发出蓬勃生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在这片繁华与安宁背后,来自青羊公安草市街派出所双眼井社区民警——汪清始终默默坚守,为文殊坊的平安保驾护航。寒来暑往,她的身影穿梭在街巷之中,用坚定的脚步丈量着责任,宛如一颗默默闪耀的星辰,照亮了文殊坊的每个角落 。
汪清,58岁,二级高级警长,1988年参加公安工作,2002年至今于草市街派出所双眼井社区任社区民警,负责文殊坊责任区。22年以来,汪清一直在社区警务岗位上细细耕耘、默默付出,先后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各类嘉奖30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次、优秀社区民警1次、先进个人2次。
勇于超越自我,终究百炼成钢
汪清从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就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刚出学校的汪清还未褪去稚嫩之气,跟人讲话不敢太大声,总爱脸红,遇到不讲道理的群众有时还会把汪清气得哭,随着工作的历练,汪清知道只有强大自己才能更好服务群众。后来,汪清努力学习各项警务技能,别看汪清体型柔弱,射击、摩托等样样能手,曾在全省大比武中获团体冠军、射击第一名。
刚到双眼井社区时,文殊坊正处开发时期,面对每一起纠纷、隐患,汪清都冲锋在前,面对开发商、群众等的询问,汪清回答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对于眼前争执不下的焦点,汪清也总能找到好的办法,联动相关部门一起解决问题。从那时,汪清就慢慢地在文殊坊区域群众心里站稳了脚跟。
文殊坊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李女士边回忆边说道:“汪警官那个时候看起来柔弱,但说话底气十足,凡事讲道理,让大家不得不服,现在汪警官在这里一晃快二十年了,大家都像是一家人了。”在大家心里,汪清就是陪着文殊坊从发芽到繁花成长起来的。
永远在路上,做终身学习型民警
在文殊坊的地段上,经常能看到汪清忙碌的身影。偶遇游客向汪清咨询文殊院历史文化,汪清总能把游客讲到连连点头。用汪清的话讲,作为成都市区保留最为完整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社区民警,不去深入了解文殊坊历史文化,就无法去管理好这一片区域的治安。
目前文殊坊的游客日益增多,尤其在节假日时,文殊坊景区更是热闹非凡,来的游客中,不乏很多外国友人。为了进一步适应当代社区警务工作要求、也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2000年,没有英语基础的汪清开始了英语自学,在自学的道路上,汪清特别认真,利用工作空余时间不停练习,终于,从2003年开始,文殊坊双语社区民警上线!
视群众为亲人,办实事深得民心
汪清自来到草市街派出所便主动申请外勤接处警工作。汪清说,接处警能深入了解社会治安现状,有更多的机会服务群众。多年来,汪清帮助群众找亲人、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商家矛盾,收到的锦旗数不胜数。
2023年7月,汪清在一次处警中得知,一对老年夫妇从外省到成都来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当时通过找寻比对,没有找到老年夫妇儿子的蛛丝马迹,后来老年夫妇悻悻返回了外省,这是这对老年夫妇第二十余次到成都寻亲了。这对老年夫妇难过离开的样子深深烙在汪清脑海里,后来汪清通过近一月的不停走访调查、数百次的档案查询,终于找到老年夫妇失散的儿子,让双方成功取得联系。
2023年9月,这对老年夫妇千里迢迢专门从外省飞到成都为汪清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汪清却说,我是一名警察,我就该做着这样让群众满意的事,这样,我才会心安!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历经岁月沉淀,汪清早已将守护辖区安宁、竭诚为民服务的理念,深深镌刻于灵魂深处,化作自身行事的本能。在日常工作中,以点滴行动践行初心,每一次排忧解难、每一回奔走忙碌,皆源自她内心对责任的坚守。